在嬴政成功统一六国之后,他自称为始皇帝。在他的心中,取这个名号的原因在于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世代为皇,是理想非常美好。但是,现实却相当残酷,秦朝在短暂的辉煌之后,仅仅存在了二世便宣告灭亡。这个时候,不禁要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是扶苏继承王位,而不是胡亥,那么秦朝是否还能维持一段时间?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毕竟,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唯有扶苏敢于直言不讳地劝谏皇帝,这一点可见扶苏的珍贵。
众所周知,伴君如伴虎,即便是亲生的儿子,有时也难逃生死之命。但扶苏能够直言劝谏父皇,对于始皇帝来说,这样的儿子实在是难得。在历史上,扶苏的政治视野和道德勇气都使他成为一个适合统治者的候选人。有史书记载,在当时的情况下,扶苏向秦始皇提出的建议是希望父皇谨慎执政,减少严刑峻法,适当学习孔子的仁爱思想。尽管在如今来看,扶苏的建议仍然是值得思考的,但秦始皇并没有听取,而是将他贬至上郡,和大将蒙恬一同防御北方的匈奴。
扶苏本怀好意劝谏,却未能获得理解,反而遭到了父亲的惩罚。在这个典型的父子关系中,皇子在古代历史中常常最终会因为失宠而遇到悲剧,扶苏却不一样。在北方的征战中,扶苏多次立下赫赫战功,他在作战过程中爱民如子的态度以及谦逊待人的品格赢得了民众的深厚爱戴,表现出了一位未来皇帝应有的风范。甚至连权臣赵高对他的评价也颇高,称赞他“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展开剩余46%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秦国已经对六国进行了统一,老百姓普遍对这一变革感到满意,他们终于远离了漫长而痛苦的战争,这在历史上是值得庆幸的。如果秦始皇去世后由扶苏接任,秦朝或许能像后来的汉朝那样持久发展。尽管历史并不能假设,但有趣的是,汉朝在建立之初承接了许多秦朝的政治制度,构建了类似的治理框架。
扶苏的政治理念主要体现在“重视儒术,亲近文士;心怀仁孝,情真意切”。除了这些因素,我认为扶苏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优点,将决定他即位后秦朝的命运,那就是他恪守孝道。通俗来说,一个孝顺父母的人,通常不会走上邪路。因此,我依然坚信,扶苏如果真的成为了皇帝,或许会为秦朝开辟出一条通往后来的汉朝辉煌的道路,在尊重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能够与民休戚相关,维持国家的繁荣。所以,秦朝在扶苏的统治下,延续两百年,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
发布于:天津市宏泰配资-炒股配资咨询-最新配资平台-券商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